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科研 > 成果展台 > 文章

我校徐宜秋老师近万字课题成果被《星教师》杂志刊发

时间:2017-03-09    点击: 次    来源:刘中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近日,由我校徐宜秋老师撰写的近万字《“心理暗示”:让化学走进学生心灵深处》课题成果被《星教师》杂志刊发。

2014,徐老师成功申报了南通市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期课题《基于“心理暗示”的初中化学课堂效率提高的策略研究》,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运用心理暗示指导初中化学教学》20135月刊发于中文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初中化学教学中积极的心理暗示的运用》201411月刊发于中文核心期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基于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心理暗示途径探讨》20147月刊发于《化学教与学》;《心理暗示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20151月刊发于《中小学教学研究》;《运用心理暗示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20158月刊发于《初中教学研究》;另外,《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助推学困生学习初中化学策略》2014年还荣获了《南通市第八届教师专业成长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暗示激励作用下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探索》荣获了江苏省2015年“创新杯”优秀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等。

徐老师从2006年就开始思考如何运用“心理暗示”助推课堂效率提高的可行性研究,认为研究该课题对于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是一项渗透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去分析初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综合运用各种心理暗示渗透到教学中去,让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学生的心灵深处,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通过“无痕式教育”提高课堂效率。(2)是一项默化活动:“心理暗示”作为一种心灵上的沟通,直接发生在处于主动层面上的教师和处于被动层面下的学生个体之间的一种潜在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可在师生的心理上构筑心灵驿站,通过双方的会意达到教育的效果。(3)是一项赏识活动:多样化的“心理暗示”在愉快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师生间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基础上,通过议论、表情、手势、环境、气氛等有利条件,从侧面间接地刺激学生的潜意识,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连续获评区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的徐老师表示:将继续深入研究该课题,并努力推广课题成果,以助推教学质量的提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   地址:南通市通州区刘桥镇刘石路25号  |  电话:0513-80600318  |  网站管理:学校网络信息管理中心
Copyright © 南通市通州区刘桥中学 版权所有    |